對我來說,生活的順暢靠的是節奏。
起床、送小孩上學、工作、煮飯、整理家裡……當這些事情有了固定的節奏,日子就能穩穩推進,心情也比較平穩。
但最近,我失去了它。
我不斷生病又康復,生的病比過去幾年加起來還多。小孩也是。
前陣子,我不慎踩空樓梯,腳底板的痛到現在一個月了,因為沒辦法好好休息,還沒完全康復。
而累積已久的外在壓力事件也剛好在這時步步逼近。
生活亂了方寸,身心都好累....
我知道該慢一點,可是我不知道怎麼慢,因為事情根本沒停過。
該做的、該處理的,一個接著一個來,我只能往前走,卻感覺越來越疲憊。
有時候,我試著告訴自己:「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吧。」
理智上這樣做沒錯,可是內心糊成一團的無力感仍然很清晰,
就像腦袋和心是兩個系統,一邊努力運轉,一邊卻在不斷下沉。
我很急,很著急地想要抓回原本的節奏,
但或許,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急著恢復原狀,而是允許自己在這個亂流裡待一下....
最近,我很喜歡的一部韓劇《我們的浪漫電影》裡,男主角說:「他沒在做什麼,只是在等待……等待壞事過去。」
或許節奏會回來的,但不是靠逼迫,而是靠允許和等待。
但允許自己慢下來時並不舒服。
我發現,我允許自己慢下來時,並不舒服。
當我試著放慢時,腦袋還是會不停地想:「事情還沒解決,怎麼能停下來?」
當我讓自己休息時,焦慮感開始慢慢累積…..
可是,慢下來的意義,好像本來就不是讓所有問題瞬間消失,而是讓自己不再被問題推著走。
就算不舒服,也要提醒自己:「這種不習慣,只是因為我還在適應,而不是我做錯了。」
慢下來,可能會焦慮,但我正在學習怎麼與這份焦慮共處;
慢下來,可能會覺得失控,但這只是短暫的過程,不會一直這樣;
慢下來,可能讓我覺得「什麼都沒做好」,但其實,正在照顧自己的這一刻,就已經是很重要的事。
我還是會回到節奏裡,但不需要是用逼自己的方式,而是嘗試看看用更適合現在的步調。
成為媽媽後,我學著練習接受生活的節奏多數都是有彈性的,不一定只能快、只能順,偶爾(甚至是常常)亂一下,也沒關係。